首页 热门mv正文

结合文本解读“宝琴无考怀古诗”(之梅花观怀古)

wangchaowh 热门mv 2021-03-03 15:30:03 94 0

  上一篇文章我们找出了《蒲东寺怀古》的谜底是“枯木”,并且发现小说第五回文本里的谶语“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也出现了“枯木”。

  “宝玉看了不解。遂掷下这个,又去开了“副册”橱门,拿起一本册来,揭开看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甲夹:却是咏菱妙句】平生遭际实堪伤。

  宝玉道:“这些破荷叶可恨,怎么还不叫人来拔去。”宝钗笑道:“今年这几日,何曾饶了这园子闲了,天天逛,那里还有叫人来收拾的工夫。”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你们又不留着残荷了。”宝玉道:“果然好句。以后咱们别叫人拔去了。”说着,已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 (《红楼梦·第四十回》)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作者将李义山的‘留得枯荷听雨声’中的“枯”字改成“残”字,颇有味道,雪芹绝无一处多余之笔,更不会有错字出现,其到底有何用意?我们若结合宝玉最喜欢看的一本《五灯会元》,会发现有一起禅宗公案“枯木禅”非常符合文本中作者想要传达意思。作者改诗的目的是否有借“残”的谐音为“禅”,而向读者传达“枯禅”的意思。我们还是来猜猜下一首《梅花观怀古》的谜底吧。

  梅花观怀古 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大部分读者都是按小说故事情节中提到的《牡丹亭》来解谜,前文中已解释该思路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若结合《广陵怀古》、《桃叶渡怀古》、《马嵬怀古》的用词,以及黛玉的一句别有深意的‘留得残荷听雨声’,可以发现作者的精神其实是在李义山的诗中,作者改动‘留得枯荷听雨声’的目的,可能就是要揭示这个谜底,我们来看看李义山的三首提到“蝉”的诗。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李商隐《柳》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李商隐《霜月》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

  ----李商隐《乐游原》

  “不在梅边在柳边”,在义山诗《柳》中出现了 “东风”和“蝉”, “个中谁拾画婵娟”,在义山诗《霜月》中出现了“蝉”和“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在义山诗《乐游原》中出现了“蝉”和“西风”,一年之中“蝉”不可能在春季出现,如果将谜面的“个中谁拾画婵娟”理解为“拾婵”、“划娟”,那么这首打一物诗的谜底应该就是“蝉”。再看第八十二回“黛玉从不闻袭人背地里说人,今听此话有因,便说道:‘这也难说。但凡家庭之事,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在以上两首诗中也有体现。

  故《梅花观怀古》的谜底打一物应该是“蝉”,宝琴两首无考的怀古诗所要传达是意思就是“枯木禅”,我们再细读文本,如:第五回“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这里的“围”字其实也含有“缠绕”的意思,可能也有用“缠”的谐音为“禅”的意思,第二十七回宝钗说那个攀高枝的红玉“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这段文本中也藏着一个“蝉”字,可见,这两处文本都含有“枯木禅”的用意。我们还是看看《五灯会元》里关于“枯木禅”的一段公案。

  有位老太婆建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时都由一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修行和尚。一次,老太婆对女子说:“等一下你送饭去时,抱住他试试他修行的功夫。”

  女子送饭时依言抱住僧,问他感觉何如,那僧人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意!”老太婆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我二十年来供养的竟只是一个俗汉!”

  于是她赶走和尚,一把火把茅庵烧掉了。

  和尚已经修行到“枯木倚寒岩”的地步,无情无欲,然而婆子仍斥之为“俗汉”,就是因为那个和尚能“死”而不能“活”。禅家有“大死一番之言,妄念灭尽,然後才能显示真心的妙用,“大死”才能“大活”。如果只能“死”而不能“活”,那么只是“俗汉”了。枯木逢春才是枯木禅的旨趣。

  “枯木禅”的旨趣是“枯木逢春”,这一段公案完全符合小说文本中对“枯”字的用法,那么作者到底想要什么枯木复生?“大死”而“大活”,最终得大自在。其实在另一段文本(第二十六回)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自从两地生孤木,【甲夹:拆字法】致使香魂返故乡。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言词,道是:

  可叹停机德,【甲夹:此句薛。戚夹:乐羊子妻事】堪怜咏絮才,【甲夹:此句林】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甲夹: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红楼梦·第五回》)

  同时该回目的谶语中还出现了“孤木”、“莲枯”, “皆非生其地之意”这些与“枯木”有关的关键词,显然都是作者的刀斧之笔。作者有何深意?细读小说其他几处含有“枯”字的文本,也许可以体会出作者想要传达言外之意。

  香菱道:“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 (《红楼梦·第五十回》)

  探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宝玉叹道:“你们那里知道!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得了知己,便极有灵验的。……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

  这些文本里的“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荣枯草”、“枯而复生”显然有传达“枯木逢春”的意味。我们再来看一处小说中隐藏了“枯”字的文本(第四十回黛玉的一段话),可能最终就是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说着,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庚侧:像无意】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甲夹:与后文“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一对,可伤可叹!】【庚侧:原无意】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甲侧:无一丝心机,反似初至者,故接有忘形忘情话来】【庚侧:三字如此出,足见真出无意】宝玉信步走入,只见湘帘垂地,悄无人声。走至窗前,觉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甲侧:写得出,写得出】

  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甲夹:未曾看见先听见,有神理】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甲侧:用情忘情神化之文】【庚眉:先用“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八字,“一缕幽香自纱窗中暗暗透出”,“细细的长叹一声”等句,方引出“每日家情思昏睡睡”仙音妙音来,非纯化功夫之笔不能,可见行文之难】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甲侧:有神理,真真画出】宝玉在窗外笑道:“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庚眉:二玉这回文字,作者亦在无意上写来,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也】(《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甲回末: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八字,“一缕幽香从碧纱窗中暗暗透出”,又“细细的长叹一声”等句方引出“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仙音妙音,俱纯化工夫之笔】(《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甲戌本还是庚辰本的脂批对“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八字都是特别强调,同时大赞该八个字引出“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仙音妙音,俱纯化工夫之笔。其实这八个字也与“枯木”有关,《五灯会元》中有僧问香严:“如何是道?”香严曰:“枯木里龙吟”。

  僧问香严:“如何是道?”香严曰:“枯木里龙吟。”僧云:“如何是道中人?”香严曰:“髑髅里眼睛。”僧不领。乃问石霜:“如何是枯木里龙吟?”石霜曰:“犹带喜在。”僧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石霜曰:“犹带识在。”又不领。乃举似曹山。曹山曰:“石霜老声闻作这个见解。”因示颂曰:“枯木龙吟真见道,髑髅无识眼初明,喜识尽时消息尽,当人那辨浊中清。”僧遂又问:“如何是枯木里龙吟?”曹山曰:“血脉不断。”云:“如何是髑髅里眼睛?”曰:“干不尽。”云:“未审还有得闻者么?”曰:“尽大地人未有一人不闻。”云:“未审枯木里龙吟,是何章句?”曰:“不知是何章句,闻者皆丧。”

  ——《五灯会元》

  可见“枯木里龙吟” 、“髑髅里眼睛”与“枯木逢春”、“枯而复生”一直是《石头记》在论的“道”。作者在此谈“禅”论“道”到底指向哪里?我们在小说第十二回可能可以找到答案。

  贾瑞收了镜子,想道:“这道士倒有些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试试。”想毕,拿起“风月鉴”来,向反面一照,只见一个骷髅立在里面,【己夹: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唬得贾瑞连忙掩了,骂:“道士混账,如何吓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么。”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由“枯木”到“枯木逢春”,再到“枯木里龙吟”,引出“髑髅里眼睛”,可见“枯木”最终指向的应该是“好知青冢骷髅骨,就是红楼掩面人”,故宝琴这两首无考怀古诗的答案被确定为“枯木禅”,是完全符合文本逻辑的,那么谁是“红楼掩面人”,只要参透此“禅”应该就可以知道了。

怀古古诗梅花解读文本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