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mv正文

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

wangchaowh 最新mv 2022-01-02 13:15:04 38 0

世界经典教育案例启示录

  

  只有优异成绩而不了解自己的人,是迷茫的人;只有严密推理而不懂得人际关系的人是寂寞的人;只有很高智商而不懂得控制自己的人,是危险的人;对于思想品质与生存能力低下的人来说,文凭越高给社会造成的负担就越重甚至留给社会的危害越大。

  

  第一编 父母育儿篇

  “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父母的手中”(德·福禄倍尔)“爱孩子是连母鸡都会的事,但教育孩子则是一门艺术”。(俄·高尔基)

  ●如果你真爱你的孩子,请把人间最宝贵的财富——智慧与道德尽可能多的给予他;

  ●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对孩子百依百顺;

  ●如果你把孩子捧为皇帝,你自己也就俏俏地变为奴仆,你能希望皇帝为奴仆做事吗?

  

  

  ★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巴甫洛夫

  达尔文,科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和良好家庭氛围的创造。在他的精心培养下,他的五个儿子中三个都成为名人:乔志成为天文学家;弗郎西斯继承父业,成为与他齐名的科学家;霍勒斯则成为物理学家,被英国皇家学会封为爵士。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洛尔·贝拉米在《2001年世界儿童状况》中指出:“在儿童出生后的36个月内,大脑的信息传递通道迅速发育,支配孩子一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运动正处于开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启蒙和智力开发会有效果,对孩子的一生尤为重要。”

  事实证明,孩子能否成才并不在于孩子的天赋,而是取决于孩子在0~3岁时所处的环境与所受的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已被无数事实证明是开发智力的有效策略,那些所谓的“天才儿童,占人口的3‰”的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研究证明,后天的培养比天赋更重要。心理学家皮纳特(R·Pintnes)研究认为:从出生到三岁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最快的时期;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也指出: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三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80%.

  

  *狼孩卡玛拉姐妹的悲剧

  再好的教育也不能使狼孩再回到人类社会中,那是因为错过了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期.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开发越早,开发的程度就越高.

  ----井深大

  日本七田真的智力发展说认为,人的智力发展犹如一个等腰三角形,0岁时发展最快,就像三角形的底,8岁时就到了三角形的顶端,智力再也不能发展.8岁以后人们只能增长知识和技能了.美布鲁姆认为:如果一个人长到17岁智力发展到100%的话,那么4岁时他将发展到50%,8岁时达到80%,在8-17岁的9年里,只获得剩下的20%.教育专家认为,早期教育是人类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如果丧失了这一教育机会,对孩子的终身发展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猪孩,狼孩的出现就是最好的例证.

  刚降生的婴儿只有学习潜能,却没有与生惧来的知识.在早期教育这一点上,父母与老师承担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父母承担了其中至少80%的任务.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的遗憾

  ·0-3岁的教育,是人生的奠基,是培养天才的开始.

  日本著名索尼公司的创始人,教育专家井深大事业很成功,却有一个智能偏低的孩子.原因是在孩子幼时没有给予 “适当的教育”.

  大脑生理学及遗传学的研究逐渐证实了,人的能力与性格在0-3岁间的幼儿期就已大体形成了.脑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结在0-3岁间,而事实上整个脑细胞组织结构的70-80%在三岁前就一完成了;脑的重量在出生六个月就增为出生时的两倍,3年就增至大人的80%.

  更多的科学实验证明,要开发孩子的智力,3岁以前是黄金期.美国人类潜能开发专家葛兰·道门教授认为,每个正常的婴儿出生时都具有像莎士比亚,莫扎特,爱迪生,爱因斯坦那样的潜能,聪明和愚笨都是环境的产物.井深大指出,幼儿教育不是为了制造天才,而是为了培养 “脑筋灵活,身体健康,性情开朗,直率的孩子 ”,这是幼儿教育的唯一目的.

  大量研究证明,婴幼儿早期的发展确实存在 “教育最佳期”的问题.婴幼儿在这个时期获得的某种习惯,技能,知识要比其他时期快,且容易达到最高境界.为此,奥地利动物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劳伦茨提出了“教育最佳期”的概念.所谓教育最佳期是儿童发展的某个特定时期,对某种外界刺激特别敏感,对相应的某一行为特别容易获得并形成印记.如果错过这一时期,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机会.这个时期也称最佳年龄.错过了这个最佳期,有的会难以弥补,有的将永远无法弥补.

  孩子的智能发展有与大脑各区域神经细胞发育有关的最佳期,个性品质的形成同样也有最佳期.具体的说:1岁是听觉发展的最佳期;2-3岁是口头语言训练的最佳期;3岁左右是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期;4岁是智力发展的最佳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最佳期;3-6岁是性格形成的最佳期;3岁是音乐学习的最佳期;10岁以前是学习外语(主要是口语)的最佳期.

  *语言环境与肌肤接触见生命之爱

  ★母亲的任务是以皮肤接触的方式施肥,但要用量恰当,不多不少。

  ——中泽次郎·铃木芳正

  在慈善机构成长的孩子,虽然得到了充分的营养,但因缺乏母亲的拥抱,缺乏父母亲的“废话”,往往长大后存在或多或少的创伤。日本幼儿教育专家中泽次郎与铃木芳正共同研究发现,孤儿院的孩子与一般家庭的孩子相比,不但身心发育迟缓,身体的抵抗力也差,缺乏生机勃勃的朝气,且死亡率高。这就是所谓的“孤儿院影响病”原因是缺少母子的皮肤接触,接受温暖、愉快刺激的机会太少。

  医学博士崔莲华认为,皮肤的接触是获得被人爱的捷径,学会拥抱婴儿是当母亲的基本素质。

  当你明白孩子需要在母亲的甜美声音中成长时,才可以准备结婚;当你知道婴儿需要拥抱的时候,你才有资格成为母亲。让我们记住:语言环境与肌肤接触是生命之爱,失去它不仅会失去智慧,甚至还会失去生命。

  *开发孩子智力潜能的三字诀

  美国费城人类智力潜能开发研究所所长葛兰·道门博士说:开发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好的办法,如果只用三个字来说明就是“让他爬”。因为俯卧是最适合婴幼儿的活动姿势,婴儿在爬行时,其颈部肌肉发育快,头抬的更高,可以自由的看周围东西,受到各种刺激的机会增多,这会大大促进大脑发育,使孩子变的聪明”。

  研究发现,孩子爬行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婴儿期至少要爬够6个月,那些爬行时间不够的孩子,容易患上“感觉综合失调症”造成日后学习障碍。专家提醒:千万不要剥夺孩子爬行的快乐。尽早训练孩子的五官,而训练孩子五官的最好方法——让他爬,爬足6个月。

  

  *德国“神童”卡尔·威特

  HC的德国,出了一位举世闻名的“神童” 卡尔·威特。他8岁前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他还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他九岁上八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教授。24岁发表了《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最终成为德国著名的数学家。“神童”其实上天赋并不高,他出生后甚至还被认为是痴呆。他能够成为“神童”得益于他父亲对他实施的科学的早期教育。《卡尔·威特的教育》是他父亲对他14岁以前进行教育的记录。

  卡尔·威特的父亲认为,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侯就形成了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作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他认为一般孩子的天赋连一半都没有发挥出来。

  人生来具有潜能,按理想状态,儿童天生具有100度的潜能,从0岁开始教育,他就会成为具有100度能力的人;如果从五岁开始教育,他只能具有80度能力;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他最好也只能具有60度能力。一个孩子开始教育的越晚,其能力将实现的越少,这就是“儿童的潜能的递减法则”。

  *培养天才儿童的神奇方法

  ★“太多太多的东西”依赖于对阅读的爱好。——杰瑞·克里斯

  《培养天才儿童100法》的作者杰瑞·克里斯认为培养天才儿童的第一法是“教孩子热爱阅读”。他经研究指出,孩子是否具有爱好阅读这种天赋之才,两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优等生”与一般学生相比“智力仅高出平均水平那么一点点”,但他们都喜欢大声朗读。他指出,太多太多的知识依赖于基础知识。在任何领域,如果没有基础知识作依托,再高级的训练都是毫无用处的。……无论孩子多么具有天赋,不具备基础知识,他永远也不会成功地达到事业的最高峰,所有基本素质中最基本的是对阅读的爱好。

  老布什夫人用此法培养小布什,取得明显成效。她将家庭朗读经验归纳为以下六点:1.宜早不宜迟;2.养成朗读的习惯;3.让书籍伸手可及;4.选择好书;5.念得生动有趣;6.孩子自己念书以后,仍念给他们听

  研究表明,大部分孩子在12岁之前聆听能力比阅读能力强,所以他们听书的收益会更大。故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应从小开始。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可以念书给他听。不要以为这是对牛弹琴,白费工夫。其实,当孩子瞪大眼睛听力念书时,他的语言和理解能力正在悄悄发展。研究证明,常听父母念书的孩子,智商比不听读书的孩子高50%,并且容易养成读书的习惯。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

  ★想象比学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玩的天性,通过带孩子亲近大自然,做游戏,玩智力玩具等孩子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来培养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和动手能力。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最好方法是——让他玩,让他游戏。

  *孟母三迁

  成长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对孩子影响最深刻、最持久的是家庭环境。美儿童教育专家埃伦·温纳概括出有利于培养天才儿童的家庭环境:1.天才儿童通常是长子长女或独生女。他们在家庭中享有突出的位置,得到父母更多的激励因素;2.天才儿童成长在活泼有趣,充满刺激的家庭中。家中摆满了书,可以听到看到无穷无尽的有趣的故事,有人带他们去旅游观光,丰富见识。父母不一定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但能平等待人;3.受到父母的精心培养,家中财力、物力、人力都集中到发展孩子的才能上去,使之受到尽可能高的教育;4.天才儿童的父母往往工作勤奋、责任心很强,从不懒惰度日;5.父母给孩子较多的自由,鼓励孩子自强自立,发展自己的兴趣,按个人意愿去从事创造性生活,甚至鼓励他们去冒险。他们有权威,给孩子提出高标准,但并不专制,能容忍孩子过错。

  父母教育孩子十多十少:

  多一些身教,少一些言教;多一点读书声,少一点麻将声;多一些精神上的关爱,少一点零用钱;多一点鼓励欣赏,少一点打骂、指责;多与老师交流,少与赌友交流;多与孩子相处,少一点社会应酬;多给孩子做家务的机会,少一些父母代劳;多一些观光旅游,少一些电脑、电视;多一些家庭文化氛围的创造,少一点物质环境的建设;多一点“心灵美”的引导,少一点“外表美”的诱惑。

  *二加二为什么等于四

  ★教育了母亲,就是教育了整个家庭;教育了所有的母亲,就是教育了全人类。

  ——世界妇女儿童首脑会议公告

  爱迪生的老师因他的抱向而恼羞成怒让其退学。他的母亲却支持他的兴趣,为他开辟了专门实验室。一位母亲的良好家教,挽救了一颗科学巨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德·加德的发现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智力潜能各不相同,孩子的智力发展各有千秋。即孩子的兴趣各有不同。家长与老师的责任就在于创造与孩子兴趣相符的条件,把兴趣变成特长,把潜能变成能力。

  *打碎玻璃的美国总统

  每个孩子都是天才,不是天才就一定是家长和老师的问题。

  11岁的里根不小心打破了邻居的玻璃,邻居索赔,父亲却不肯为他掏钱,无奈之下他向父亲“借“了钱,挣组了之后又还给了父亲。他的父亲通过让他自己劳动挣钱承担自己的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草地上两岁的小男孩跌倒了,母亲扶起他,拍着草地:“打、打!都是草地坏,让宝宝跌倒”这无疑是在教孩子推卸责任。

  一个不懂得承担责任的人是不会有任何出息的,

  因为推卸责任不仅是对他自已不负责,也是对别人不负责。这样的孩子往往会嫁祸于人。孩子都是好孩子,就看你怎样引导他。父母要意识到,自已所承担的第一责任是对孩子在品质和人格方面的教育,而不仅仅是学业成绩。

  *永远都要坐在前排

  大多数人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走,所以只能成为普通人。

  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铁娘子”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从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告诉她: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力争一流,永远走在别人前头,“即使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太难了”之类的话。就是这样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她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最大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前排”的誓言。

  “永远坐前排”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争创一流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你的态度决定你的高度。进一步而言,态度决定一切。教育我们的孩子永远坐前排是父母的责任。

  *世界上最无私最自私的父母

  ★我的父母造就了我——爱迪生

  母爱无价,父爱无价,特别是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

  然而,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也很普遍。

  不尊重孩子的教育是专制的教育,不信任孩子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给孩子的压力太大;孩子被捆绑在学习的战车上,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中国父母与美国父母的家庭教育追求有很大的不同:对于美国父母,重要的是他们为孩子做了什么;对于中国父母,重要的是孩子为父母争光了没有。基于此,中国父母相当一部分,在成为世界上最无私的父母的同时,也不觉论为最自私的父母。

  *中日两国孩子的较量

  国力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教育概念的竞争。

  青年教育问题专家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让教育界为之震动,夏令营中中日两国孩子的不同表现让日本人下了结论:你们的下一代不是我们的对手。文中写道:夏令营中,日本孩子包中装满了仪器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的包里装满了吃的;才走一半路,有些中国孩子已吃光,喝光,请求救援,日本孩子却不到目的地决不把水喝光;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硬是挺到底……

  这是中日两国孩子的较量,两个民族间的较量,两国教育的较量……我们不得不反思:怎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为了民族未来的强盛和希望,中国的父母们敢不敢让孩子经受风雨的磨砺?

  中国的父母们虽没坐在一起开过“协调会”,却能说出同样的话: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不用你做。

  当我们想责怪孩子时,父母首先应该反省自己;当我们想责怪老师时,首先应当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

  *美国的“狼”与中国的“羊”

  ★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殖,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马申斯基

  有人比较了中美两国的家庭教育说:美国的父母是培养子女,中国的父母是在养子女。“培养”与“养”仅一字之差,却反映出两国父母对家庭教育观念的巨大差异。

  中国父母认为孩子不吃饭会饿瘦,美国父母认为饿了的孩子,下一顿一定会自己乖乖的吃饭。

  美国父母志在培养勇士,赋予孩子坚强的性格,未来社会中独立生存的能力;中国父母志在培养博士,一切为了孩子的考试成绩。这样往往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过分依赖,生活不能自立。

  我们不得不担心,今后如果美国的“狼”与“中国的羊”一起工作时,效果会怎样呢?

  *气球

  对孩子的教育,家长不应该吝啬赞美,肯定和鼓励。

  ★ 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培根

  气球能不能上升,不是因为它的颜色与形状,而是因为球内充满了氢气。同样一个人能否成功,不是因为种族,出身,关键是你心中有没有自信。

  当父母对孩子的小小进步,及时给予肯定时,会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

  美心理学家说:人类生来拥有的是崭新的生命,与生俱来有赢得胜利的条件,人人具有其独特的潜力,皆可用自己的天赋成为杰出的,有思考能力,有观察能力,有创造能力的强着。

  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肯定代替否定,用赞赏代替挖苦,让孩子在赞美与自信中快乐成长!

  ★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更重要的,让真理与你为友。

  ——美哈佛大学校训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爱因斯坦

  真正的成长和突破必须来自个人最深的体会和领悟,这正是所谓的修行在个人。

  *唐太宗教子

  “遇物则悔”借物喻意,善于在生活中抓住时机进行教育,是唐太宗教子的特点。

  晋朝吐谷混首领阿豹“折箭教子”让他的20个孩子学会团结……

  此之谓“情景教育法”,他强调孩子的主观能力性,并让孩子感悟做人道理。特点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感悟”,借物喻理,把家庭教育目标融于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给孩子一只带壳的鸡蛋。

  “花钱自己挣”旨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与独立生活能力。部分父母陈旧保守的教育观念,将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过分的爱就是溺爱,它将让我们的民族丢失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

  ★一万打空洞的说教,还不如一个实际行动。 ——塞尔· 斯迈尔斯

  “超限效应”:心理学上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而引起心理极度烦躁或逆反心理的现象。

  案例:徐力杀母事件。徐力母亲省吃俭用,全力供他读书,由于给他定的目标过高,压力太大,终至杀母。

  不要让“复旦”成为“负担”。

  ★不放弃任何一个哪怕只有万分之一可能的机会。——百货业巨子约翰·甘布士

  ★卓越的人才一大优势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藏起一半爱给自己,奉献一半爱给子女。

  不要给孩子的“母鸡的爱”(苏霍姆林斯基语)

  美国人家教“二十码原则”:尊重孩子的独立倾向,与其保持至少20码的距离。

  “藏起一半爱”并不是自私的行为,而是给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学的爱。把全部爱都献给孩子的父母,将会度过缺乏爱的后半生,因为他们培养出来的是没有爱心的下一代。

  *奖给父亲的勋章

  世界上有天才,但决不会有天生之才。

  德国一位铁路扳道工,一列火车驶来,他需为他扳道,却同时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在铁轨上玩,他没有忘记职责,却只能对铁道上的孩子大喊:快趴下!过后他不敢看铁道,直到听到了孩子的叫声。原来,儿子听到他的话,马上趴到铁路中间,火车驶过他却安然无恙。国王为之感动,奖励他一枚德国最高荣誉勋章。国王对不满的公众说道:一个人要做到尽职是应该的,也许你们都能做到。但是,要教育出一个生死关头能听从父亲的话并配合默契的孩子,那就难多了。这是一枚奖给父亲的勋章!

  *小男孩与蝴蝶的故事

  ★凡不是就着泪水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人。——歌德

  抚养孩子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我们的生活。

  小男孩看到蝴蝶在蛹里挣扎,便把蛹剪开,帮蝴蝶出来。而它却身体臃肿,翅膀干瘪,飞不起来。小男孩不懂得蝴蝶必须在蛹中痛苦的挣扎,直到它的双翅强壮才能破蛹而出,他更不懂得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道理。蝴蝶如此,人何尝不是?

  磨练、挫折、挣扎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要善于让孩子走“弯路”,让他去体验挫折,去尝试挫折的滋味。不要剥夺孩子悲伤的权力,因为不让孩子在青少年期体验足够的失败与挫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无法得到提高。项羽与刘邦之战,项羽常胜,却在最后一次对阵中兵败乌江拔剑自刎。殊不知若他能摆正心态,先渡乌江,有朝一日“卷土重来”亦未可知!刘邦出身地痞无赖,却能看透成败,总结了一套“乌龟说”,做事要象乌龟,该缩头时就缩头,却成就了一代帝王!理亦如此!

  在家庭或学校教育中,我们提倡对孩子肯定,欣赏,鼓励,但也反对剥夺孩子体验应有的挫折与失败的权利。适当的不满足孩子的过分要求,让孩子品尝劳动的艰辛,给孩子讲述别人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最后取得成功的故事等,都有助于培养心理素质良好人格完善,表现出色的人。

  ★ 专心倾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

  ——戴耳·卡耐基

  ★ 如果你要得到敌人,就表现得比你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哲学家罗西法克

  心理学上已证实:倾听能减轻心理压力。当你有了心理负担和问题的时候,能有一个合适的倾听者是最好的解脱方法之一;倾听可以让别人感受到被尊重与被欣赏;倾听能真实的了解别人,增加沟通的效力;倾听可以消除压力,帮他人理清思路,此外,倾听还是解决矛盾冲突,处理抱怨的最好方法之一。

  学会倾听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因为重人者,人自重之。如果你要使别人喜欢你,记住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爱因斯坦的父亲(生命不能被保证)

  ★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而且你们认为他不是白痴,那我一定能把他培养成非凡的人。——卡耳·威特

  小时侯被别人讥笑为“傻子”的爱因斯坦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步登上科学的颠峰。

  一个小男孩看非洲地图时,父亲说:别痴心妄想了,我保证你一辈子也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小男孩因此而发奋努力,功成名就后终于站在了金字塔下。他写下了几个字:生命不能被保证。

  大人不能小看孩子,更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例子:氢弹之父特勒,3岁才会说话,别人都当他是弱智儿;小儿科医学家蒙斯波克博士3岁还不会说话,美总统威尔逊直到九岁才学会了26个字母,12岁才识字;著名数学家庞加莱的智力测验成绩很差,被认为是低能儿;爱迪生13岁被学校开除,爸爸骂他是笨蛋,老师叫他猪头,校长说他将永远一事无成;生物学家达尔文的成绩也很差,父亲认为他“丢尽了家人的脸”……

  ★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从问题开始,则将以肯定告终。 ——培根

  *曾子杀猪

  诚信家教成为时尚之日,就是诚信社会建成之时。

  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一定要诚实,身教重于言教。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一次其妻上街,为了不让儿子跟着,便说:“回来我给你杀猪炖肉吃。”回来后,曾子就真的将猪杀了。为的是“说话算数”

  要使孩子听话,就得让孩子相信你。曾子付出了杀猪的代价是为了维护父母的威信,威信源于诚信,要想在孩子面前,树起真正的威信,你必须做到“诚信育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孩子的行为与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诚信社会的建立应从诚信的家庭教育开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精心策划的意外

  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种事情。

  ——伽利略

  206世纪60年代“甜美灵感”乐队创始人——惠特尼·休斯顿的母亲与她同台演出,临上场却对他说:我嗓子坏了,你一个人上台吧。无奈的她硬着头皮上台却一唱成名,成为美国的王牌歌手。事后,他才知道,这个意外是母亲精心策划的。

  当父母的如果没有第一次让孩子摔倒的勇气,孩子将永远不会站立起来。人的一生中挫折与失败在所难免,关键是要有让孩子体验成功与失败的胆识。越早放手让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你的孩子成功的机会就越大。要培养孩子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使孩子不断增强克服困难、不屈服于逆境的勇气和信心。

  钱,并不如人们有时候所说,是万恶之源;过分地,自私地,贪婪地爱钱,才是万恶之源。

  ——莫罗阿

  

  第二篇 教师提高篇

  华裔诺贝奖得主李远哲先生曾呼吁:为了面对21世纪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好好教育我们下一代将是最重要的课题。

  教育工作者会不停的思考:学校是什么地方?课堂是什么地方?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应当怎样教育下一代?

  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

  我们要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学校的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具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我们还要通过课堂教学,赋予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社会生存的能力。因为只有能活下去的人才有可能发展自己,发展社会。

  学校是什么地方?是增长人的智慧的地方;是诞生理想和希望的地方;是焕发生命中最美情感的地方;是净化人的心灵的地方;是让人获得在未来社会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地方……

  课堂是什么地方?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自由学习的地方,是师生情感与信息交流的地方;是学生个性表现,体验成功、自信、快乐的地方;是“温故知新”的地方;是学生共同质疑、释疑、生疑的地方;是学生感悟做人道理的地方……

  台湾校园里有句口号: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希望更多的老师成为神,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民族的未来,把培养孩子学会真正放在比考试成绩更重要的位置。

  *罗森塔尔效应

  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赏。 ——歌德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用一群老鼠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这个实验马上扩展到人的身上。他们对一至六年级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给了老师一份名单“最有发展前途者”。8个月后复试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都有很大进步,且活泼开朗、自信心强。其实,所谓的“最有发展前途者”是罗森塔尔随机抽出来的。只是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心理暗示。它左右了老师对学生的能力评价,学生强烈地感受到老师的热爱和期望而发奋学习。

  人们把这种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值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其实,它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它说明: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方法去对学生进行训练,你的学生将成为聪明的学生。

  

  *斯万高利效应

  美国人在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会找心理医生,中国人则会找算命先生。

  在美国的亚里桑那州博览会上曾展示出一副名叫“斯万高利”的魔术牌表演者先让你看清每张牌是不同的,然后让你抽出一张。例如:你抽到一张红K,你不用告诉他抽到的是什么牌,然后将牌放回,表演着重新洗牌后,大叫一声“斯万高利”,当打开牌时,每一张牌都变成了红K。

  现实生活中,当一个人在遭遇了心理挫折后,不及时排解,而是任挫折感在脑中象红K那样繁殖、增强,最终使自己所做的事皆带着挫折与失败的阴影,这就是心理上的“斯万高利”效应。

  *登楼梯效应

  毛驴能够负重,却不能超越。 ——塞万提斯

  心理学家D·H查尔迪尼提出,当别人提出很简单的要求时,人们很难拒绝,否则怕别人认为自己是不通情达理的“小气鬼”。当人们接受了简单要求后,再向他们提出较高要求,此时人们为了保持认识的统一和给他人留下前后一致的印象,心理上就倾向于接受较高的要求。这就是“登楼梯效应”。

  案例:两个卖油茶的小铺。一个总是问客人“油茶里要不要鸡蛋?”而另一个则问“油茶里要一个还是两个鸡蛋?”结果前一个逐渐衰败而关门,后一个则生意兴旺。原因是后一个总是能卖出较多的鸡蛋。所谓“成败一蛋间”

  *近期目标效应

  成为伟大的机会并不象急流般的尼亚加拉瀑布那样一泻而下,而是缓慢的一点一滴。——查里·库冷

  名视经传的日本马拉松选手,矮个子山田本一分别于1984年东京和1986年意大利米兰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上两次冠军。他成功的秘密是,每次都提前把比赛路程看一遍,把一路上醒目的目标熟记在心,然后比赛时他都以各个标志为终点奋力向前冲,逐个完成目标。即目标分解法。即所谓的“近期目标效应”。

  人生好比马拉松比赛,学会分解目标的人,将目标具体化的人,将更容易达到辉煌的顶点。

  *瓦拉赫效应

  希望是生命的灵魂,心灵的灯塔,成功的向导。——歌德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尔德·加德纳研究发现,人有七种智力:语言、数理逻辑、音乐、身体动觉、空间关系理解能力、人际交往的智力和自知之明。

  每个人的七种智力发展并不平衡,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即发现学生的“特长智力”或“学习潜能”,并加以科学的引导和培养。一个人在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智力后,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现象,称为“瓦拉赫现象”。

  给学生下不良定论的老师是世界上最缺乏远见的、最愚蠢的老师。

  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用自己的特长服务于社会。

  *压力效应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拜伦

  在危险的路况下,扛点东西,有点加力,才会更安全。负重才能前行这就是压力效应。

  危险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危险不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大意往往是灾难的源来。有的时候,适当的给自己一些压力,才会更有前进的动力。

  *史塔勒公理

  从来没有哪一个真正的伟人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富兰克林

  史塔勒医生发现好来坞影星赫本心理很健康,从没看过心理医生,原因在于她常做并乐于做无酬的慈善工作。他研究发现,当一个人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的回报时,必定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悦。这种一个人付出的没有金钱和物质的劳动等于得到精神与心理方面的补偿,称为“史塔勒公理”。

  要让孩子知道奉献常常会得到回报。

  所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理亦如此。

  这就是“给予者的快乐”。

  *跨栏定理

  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阿费列德

  外科医生阿费列德解剖尸体时发现,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挣中,为了抵御病变他们往往要代偿性的比正常的器官机能更强,假如有两只相同的器官,当其中一个器官死亡后,另一个就会努力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从而使健全的器官变的强壮起来。

  阿费列德将这种现象称为“跨栏定律”,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困难的程度。

  竖在你面前的栏杆越高,你跳的也越高。譬如盲人的听觉、嗅觉、触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一个人的缺陷有时候就是上苍给他的成功信息。对艺术院校的教授的调研也证实:一些颇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原来大多是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缺陷不是阻止了他们,相反促进他们走上艺术的道路。一个人的弱点也就是他成功的支点。

  独一无二的你无须按他人的眼光和评判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亚瑟尔现象

  教师的最大职责是让学生拥有美好的梦想。

  警察亚瑟尔为追歹徒被射中左眼和右腿,变的又瞎又跛。但他为了抓住歹徒,几乎跑遍美国。9年后歹徒被抓获,他又一次成为英雄,然而不久,他却割腕***。原因是,9年来,他为了抓歹徒而活着,而抓住他之后,他却没了活下去的理由,生活没有了目标。

  许多人所以活的很充实,是因为他们有着永恒的信念。大量事实证明,人的存在不是始于肉体,而是始于精神。信念是一个人生存的理由,没有任何信念的人即使活着也是如行尸走肉。

  他告诉我们,教师最大职责是让学生拥有梦想,让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

  

  *章鱼心态

  放弃是为了更多的拥有。

  章鱼体重可达32千克,其身体却非常柔软,它几乎可以将自己塞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因为他们没有脊椎,甚至可以穿过一个银币大小的洞。所以他可以把自己塞进海螺壳里躲起来,“守株待兔等鱼虾”。但有时候柔软也会成为他的弱点。渔民把瓶子塞进海底,章鱼见了瓶口就会拼命的望往钻。人们还可以用白色的石头捕章鱼。因为他们会固执的用自己强有力的吸盘紧紧吸在石头上,直到被渔民抓获。

  因为柔软,章鱼喜欢向着最狭窄的路越走越远,即使是死胡同,它还是固执的往里钻,而且不会吸取教训。

  如果我们的思想也像章鱼一样,喜欢钻牛角尖,那么固执的结果也只有象章鱼一样——死路一条;如果我们也像章鱼那样不会放弃,那么失败的厄运将不可避免,甚至也会像章鱼那样,把自己强有力的吸附优势变成走向死亡的致命缺陷。

  *毛毛虫实验

  虽有诚信之心,不知权变,危亡之道也。——桓宽

  法国科学家法伯做了个“毛毛虫实验”。他把几只毛毛虫首尾相连连成一个圈,然后在圈外15厘米处放些他们的食物松针。由于他们天生有一种跟随他人的习性,所以他们便一只跟着一只转圈。直到全部饿死,它们也没有一只与众不同,去圈外发现食物。

  这是用来说明定势思维的负面影响的经典实验。它至少有两点启示:一是生存就要有创新,要创新就要与众不同,要有独特的思维方式。二是如果一个人没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就会经常犯随大溜的错误,甚至明知此路不通仍会一直走到底,那么他的命运不会比毛毛虫好到哪里去。

  当你寻找出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黑夜。——未克沙特·卡尔曼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会把它的活力释放。——歌德

  我成功的秘诀很简单,那就是永远做个不向现实妥协的叛逆者。

  ——实业家罗宾·维乐

  猴子对卖草帽的人说: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自由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空间。

  ——马克思

  生活是由思想造成的。

  ——哲学家·马尔卡斯·阿理流士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曼博士证明了心理的力量。他发现悲观的人往往会自怨自艾生出病来,有些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案例:一家铁路公司的调度人员尼克天生悲观。一次他发现自己不小心被关在了冰柜车里。冰柜的温度一般在—200C左右,他想一定会被冻死的。甚至他还写了遗书。第二天人们发现他时,他真的“冻死了”。可是人们惊奇的发现,由于那天冰柜要维修而根本就没有启动制冷系统!

  尼克并非死于冰柜的温度,而是死于他自己心中的冰点。

  爱莫生说:一个人就是整天他所想的那些,他怎么可能是别种样子呢?如果我们想的全是快乐的,如果我们想的全是失败,我们就会失败。在那些所谓的灰暗的日子里,灰暗的是人而不是日子,因为在那些日子里曾有过别人的辉煌和灿烂。

  苟利国家生死的,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羚羊与狼

  当人人都认为发生灾难时,我们却把它看成机会。——花旗集团

  非洲奥兰洽河东岸的羚羊较西岸的生命力旺盛,且奔跑速度也比较快。原因是东岸有狼而西岸没有。

  真正迫使你成功的不是朋友而是常要置你于死地的对手。所以要对对手怀有感激,尊重对手,珍惜对手,甚至热爱对手,因为是他让你感觉到压力所在,迫使你更具战斗力。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当你做着将来的梦或者为过去后悔时,你唯一拥有的现在却从你手中溜走了。

  ——希拉尔·贝洛克

  过去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何必整天沉浸在痛苦的深渊之中呢?学会遗忘,忘掉过去的失败,记住失败的教训,这样才会反败为胜。

  如果你每天花十五分钟(全天时间的1%)集中注意力,这将会对一天中其余的99%的时间产生深远的影响。——亚历山大·埃佛雷

  *纯白色的金盏花

  除了棕色和金色的之外,从没有人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然而,一位爱花的老妇人却花了20年的时间“培育”出来纯白金盏。她将普通金盏花种下,从开出的花中挑颜色最淡的,然后取其种子种下,第二年又……20年后,她终于种出了纯白色的金盏花。

  成功=专心+恒心

  

  *平行影响教育法

  马卡连柯在研究了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后,提出了“平行影响教育法”。他说:公社的教育方针概括的说,就是建立合理的群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的影响。他认为:良好的集体必须有共同的目的,一致的行动;必须有正确的舆论,必要的制度和纪律,以培养集体义务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他主张建立教师集体,对集体的教育和对个人的教育应当有一致的方向。因此,他把为了影响个别学生而影响集体的方法称为“平行影响教育法”

  夸美纽斯提出,集体性是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特点和优点。由于集体的正面影响,使全班学生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马卡连柯也认为,班级集体在教育个体学生中起到的是“平行影响”的作用。

  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所以我们要多夸奖别人。——拿破伦·西尔

  你要别人具备什么样的优点,你就怎样的去赞美他。——邱吉尔

  你要活的随意些,你就只能活的平凡些;你要活的辉煌些,你就只能活的痛苦些;你要活的长久些,你就只能活得简单些。

  ——汪国真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墨生

  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你一定会成为快乐的人。

  像容忍自己一样容忍他人。——约瑟夫F纽顿

  生命只有两个目标: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到的。只有最聪明的人可以达到第二个目标。

  ——罗根·帕索· 史密斯

  我闷闷不乐,因为我少了一双鞋,直到我在街上,见到有人缺了两条腿。

  ——戴尔·卡耐基

  走自己的路,然后事情会和你相信的一样。——耶苏

  

  

  《班主任兵法》

  作者:万玮

  序让反思成为教师的思维方式

  ……

  该书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创新价值。

  在实践方面,作者强调在“爱”的前提下,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在班主任工作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来教育学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在掌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善用谋略,机变的教育智慧和胆略。

  在理论方面,作者开创性的将兵法的理论和原则应用于教育领域中,探究了兵法与教育的关系,并对许多中国古代兵法理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具体演绎和应用上做出了独特的阐述。

  ……

  教育反思,实际上是教育者对自己的教育经历进行总结分析提炼的过程。因此,反思者自身经验固然重要,然而,反思者相关的眼光,悟性,学识和知识背景也十分重要。

  实践——学习——反思,也是教师成长的共同规律。

  学会反思,学会思考。

  一. 倒转乾坤

  真正的高手,在他出招之前,对手已经感觉到了杀气。最厉害的招数不是用剑杀人,而是用剑气杀人。

  情景:一半的学生没有交作业

  做法:铁青着脸,大步流星直上讲台:“点到名字的同学请站起来”,没有人知道为什么。(站起来的学生都是好学生是交了作业的学生),在大家狐疑的目光中又突然说:“站着的同学请坐下,坐着的同学请站起来!”

  谜底揭穿真相大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生死两重天。全班同学经历了一次历险,乾坤在一瞬间倒转。

  二. 黔驴发威

  学生对环境适应后,便开始了对老师的试探。师生关系进入了“黔之驴”的阶段。学生要试探老师是否有真本事。

  对策:开始一个月,不出任何招数。学生等着看老师对某些事情的处理,我却故意按兵不动,少说少做(两只眼睛却在不停观察)

  时间长了,学生会以为老师对班级的事不闻不问,便也大胆起来,得意忘形,原形毕露。待过了一个月,对学生的事情摸清之后,便开始行动。对症下药,分别谈话,秋后算帐。学生此时才会明白老师的火眼金睛,明察秋毫。

  三. 以德立威

  一个曾当面顶撞你的学生,如果成为一个当面尊敬你,背后也维护你的利益的人,你的威信就树立起来了。

  四. 敲山震虎

  其实人最恐怖的事不是死,而是等死。

  情景:对于上课老走神的学生——提问,但不提问他,而是提问他的前后左右,让其在极短时间内一惊一乍数次,坐卧不安,实为“等死”

  五. 围而不打

  对于顽固不化的学生,从他身边的人下手,对他进行心理战,围而不打,等着他的自行崩溃。

  六. 以毒攻毒

  调皮的学生把发的印制品藏起来,故意找老师说丢了,再要。对策:问全班:“丢了的请举手”,同学们以为老师是在统计数量,调皮鬼们还故意恶笑着把手举的老高。突然变脸:“所有举手的同学,把丢了的东西抄五遍。”

  七. 一石二鸟

  课代表A考试考了全班倒数第一。而平时他最看不起的一个同学B考了倒数第二。在B面前严厉批评了A后换B当课代表,B受宠若惊,A则羞于在他最看不起的人面前受了批评,而不服气,故奋起直追。

  撤掉一个倒数第一的,任命一个倒数第二的,就让他们量俩相互促进去吧。

  八. 一立千钧

  学生不听话,老师故意说是自己的错,而惩罚自己。罚自己站了一个小时,却是学生心理最难熬的一小时,刻骨铭心。

启示录案例经典世界教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